时 间:2012年2月13日
地 点:宜兴葛盛陶庄
人 物:裴雅乐(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记者、主播)
葛 韬(著名紫砂工艺师、葛盛陶庄艺术总监)
摄 影:石 越
录 音 整理:小飘
编 辑:小飘
裴:欢迎两岸听友收听快乐华广Easy Go ,我是主持人雅乐。那今天我们“两岸美食逍遥游”来到了无锡宜兴。宜兴是无锡的一座县级市,坐落在中国大陆的第二大淡水湖太湖的西南沿岸。今天为什么我们来到宜兴呢?因为我们都知道,紫砂现在在两岸都有一个非常昂贵的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据说啊,有一把壶不到一斤的重量,却能够拍卖到1700多万人民币。为什么这把壶怎么比黄金还贵?到底宜兴紫砂壶有什么样的妙处?今天我们多年来作为紫砂“创意产业”先驱的葛盛陶庄,当面采访葛盛陶庄艺术总监葛韬先生。我就坐在泥案之前,就让我们的听友们先倾听一下,在这亲切的泥条拍打声中,让我们一起来解读紫砂壶的奥妙吧。葛大师你好。
葛:各位听众大家好,台湾同胞你们好!正如主持人说的,让我们听众先用声音来一起享受。我们的紫砂艺术确实是五色缤纷,今天我先给广大听众讲演一下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日后有机会的话,大家再现场看到紫砂壶造型的原版。
裴:相当的经典啊!老祖宗发明的这些器具还真是精巧!
葛:是啊,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先做成一个壶身。
裴:一块巧克力一样的泥巴,再切出一个金砖一样的条子,再切处于一个长条,再继续地敲打。
葛:现在就是把泥块打成薄片,这个要求了解它的泥性。我们需要制作多大的就打多大的,这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
裴:这就是要考验手上的功夫了。
葛:恩。现在我要把它打得更薄,你听听它有节奏的声音,必须是连续不停地拍击。
裴:那葛老师您能和我们先透露一下准备做个什么样的壶么?
葛:好的。我准备给大家做一个圆壶,因为紫砂的特点就是它的“圆融”,圆圆的,大家都很喜欢,圆壶是紫砂比较传统和经典的造型。
裴:哦,我现在有点想象出来,看来做壶数学也得学得比较好,象类似几何的感觉,现在只是平面,一旦把它们圈起来……
葛:对对,我们一般泥条的厚度呢,是3个毫米,打得要很均匀。
裴:现在感觉不象巧克力了,象一块皮料,牛皮。好!看这泥条的长得有30多公分。
葛:对的,这泥条长一般是30到40公分
裴:这样啊,等于说壶身的周长,我们就有数了。
葛:呵呵,这做好后,壶的容量在300到400毫升,如果在你们台湾喝功夫茶的话还要小点。
裴:哦,我感觉这做壶的**阶段快完成了。前面我听你们的工作人员说,一把壶不一定要一口气做完,可以做完一阶段,放在那,下次接着做也可以,是么?
葛:对对,可以喷点水放在缸里,只要保持湿度,后面可以接着做。下面我们用尺子量壶的尺寸。
裴:哦,这样啊。对喽,量下高度、宽度等。葛老师,我听说你的家族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你能方便和我们透露下么。
葛:到我已经37代了,葛氏制陶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要打一个好的垫片。
裴:就是壶底么,那这个壶的周长有多长,底部又有多长。
葛:这都要我自己掌握了。
裴:哇,成型了!
葛:我们现在在做壶身。我们要用水粘起来,在接口处一般做章,你看看,这粘起来了。
裴:哇,接口细不可见了,简直天衣无缝啊,从里到外都是光滑的。那葛老师你现在想好具体做什么壶了么?
葛:我准备做一把“柿圆壶”。
裴:好啦,这壶已经慢慢收口了。
葛:好啦,这口已经收好了,我们待会还要收底,要不停拍打,一般老师傅就是这么教的,先收口再收底,然后我们再做壶嘴,嘴就象大拇指一样,再做一个壶把。
裴:象个耳朵一样。
葛:然后,再做一个壶盖,还有的钮。
裴:哦,这样就是成型了吧。
葛:还没有,这只是大体,下面还得更细致地休整,最终要浑然天成。你看到的只是紫砂成型的缩减版,你看那把壶坯已经做了三天多了,后面还要更花功夫的休整,紫砂要有型更要有韵,做好后**在底下打上我们的印章。
裴:哈哈,就是紫砂的LOGO,那今天能不能打上我的印章呀。
葛:那你得改名了,从雅乐变成雅韵了,因为紫砂除了有趣,更要有韵。紫砂工序复杂,要不断的修炼,它是诗书画的载体,一方面是天然的材质美,另一方面是它所承载的文化韵味。
裴:今天能看葛韬先生现场岩讲演紫砂成型工艺,真是获益匪浅。关于紫砂造型的成型工艺的特别采访到这就接近节目的尾声了。**呢,希望葛老师能够更多的创作出**的紫砂艺术品,让世人更好地领略紫砂文化的风采,也希望宜兴的紫砂文化有更好的发展。谢谢大家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