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兴市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陶庄快迅
清代紫砂壶“曼生十八式”解读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1-08-05  访问量:639次
摘要:江苏宜兴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葛盛陶庄)由著名紫砂工艺美术师葛韬先生于1996年创建,是一站式体验中国紫砂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内外宾朋了解体验紫砂文化的窗口。

      曼生壶是清代在嘉庆年间出现的一类壶式,在紫砂壶艺术史赫赫有名,是收藏爱好者重点搜求的目标。所以,曼生壶有多少种壶式也是令人关注的话题。

     曼生壶十八式之说,见于清代《前尘梦影录》:“紫砂壶名家陈曼生司马在嘉庆年间官荆溪宰,适有良工杨彭年善制紫砂壶瓶,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一门眷属并工此技。曼生为之题其居日‘阿曼陀室’,并画十八壶式与之,其壶铭皆幕中友如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所作……”但此文后面又列举了“石铫”等不同样的22件铭文与壶名。
   

    成书于1937年的《阳羡紫砂壶图考》,在介绍陈曼生题铭的八件传器后,也摘录了《前尘梦影录》中的二十二条铭文及壶名,其中有五件与前面的八件传器中的相同,故《阳羡紫砂壶图考》为人们提供了25种曼生壶式。
   

    谢瑞华女士著《宜兴陶器》中,刊出她整理的曼生十八式壶形,但没有充分的资料加以佐证,谢女士也未加以肯定。
   

   《陶冶性灵》手稿,约52开本大小,是民国时期某古董商用来鉴别和,仿制曼生壶的样本,宣纸线上“陶冶性灵”四字为:郭频迦所题。打开封面右页录壶及铭文,左页绘壶形。**一页记有:“杨生彭年为之著铭为右,癸酉四月廿日记。”癸酉是喜庆十八年(1812),正是曼生在溧阳、宜兴之时,所记录的茗壶图形及壶名、铭文是很珍贵的。
 

    《陶冶性录》中的二十件壶形与谢瑞华女士的十八壶式相对照,仅有五件相同。与《前尘梦影录》及《阳羡紫砂壶图考》中的二十二条铭文及传器相对照,壶名与壶铭基本相同的共十五式的,如果将这四份资料中各不相同的壶形集在一起就是三十八个曼生壶造型了。
   

     曼生壶有多少种壶式,前后究竟有多少,这是值得紫砂收藏者关心的。 传世品中有两  件镌刻有制壶编码的曼生壶,其一现收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铭“茗壶** 千三百七十九  频迦”,下署“嘉庆乙亥秋九一束连理馆制”。乙亥为嘉庆二十年(18/5).底印“阿曼陀室”,把下印”彭年”,其二现藏上海博物馆,壶身铭“曼公督艇(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泉元”,底印“阿曼陀室”,把印“彭年”。但这个编码也未必是曼生制壶的实际数字。


 

  • 关闭
  • 电话:
    0510-87498356
    手机:
    13506151386

    在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订阅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