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兴市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陶庄快迅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鸣鹤清赏谈茶会”在北大举行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10-18  访问量:939次
摘要:江苏宜兴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葛盛陶庄)由著名紫砂工艺美术师葛韬先生于1996年创建,是一站式体验中国紫砂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内外宾朋了解体验紫砂文化的窗口。

 斜阳平台上,秋风啜茗时。泛花邀客坐,代饮引清言。10月12日,作为“和谐之美――当代紫砂壶经典作品提名展”重要组成部分,“鸣鹤清赏谈茶会”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行。

  
 
“谈茶会”盛况

下午两点左右,赛克勒博物馆内古音绕梁,宾朋满座,季羡林为此次活动题词的“谈茶”二字悬于正堂,墨香四溢。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党委副书记杨河、清华大学副校长汪劲松、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和宜兴市市长王中苏等领导,当代紫砂工艺大师鲍志强、李昌鸿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教授出席了此次谈茶会。活动还邀请到了《人民日报》原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邵华泽教授,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邵武先生和著名节目主持人张泉灵、王鲁湘等文化界、学术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度过了午后哲思与闲适的时光。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简要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缘起。他说,由季羡林先生题写的“谈茶”二字意味深长,与唐代赵州和尚阐释“禅”道为“瞬枞ァ庇泄嵬ㄖ妙。赵为民教授介绍,“瞬琛笨梢杂腥种境界:一为“饮”,二为“品”,三为“谈”。“谈茶”已上升到哲学意境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谈茶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盛宴。此次谈茶会共分三个主题进行:茶文化、壶文化、文人雅集与北大传统。嘉宾们共叙一堂,品茗赏壶,闻琴弹唱,静心感受“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的乐趣,体味“一壶了却千般累,月白风清万里同”的意境。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讲话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

在**个主题活动中,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首先发表了他参加此次谈茶会的感想。他认为,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都集中在了茶文化上,因此,弘扬茶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琴棋书画等传统艺术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意义。接着,著名茶文化专家林治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禅茶一味”的茶文化可与西方文化中的“日神”精神想媲美。中国茶文化融会和寄托着儒、释、道三家的价值追求与审美观念。在儒家看来,茶文化集中中庸之美、贵和之美、立德雅致之美、礼尚人伦之美于一体;就释家而言,中国佛教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茶禅一味”的茶禅文化;就家而言,尊人、贵生、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等理念无不生动地体现在淡雅的茶香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生动集成者。

 
 

嘉宾谈茶

“壶文化”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智慧和深厚底蕴。在第二个主题活动中,钱绍武先生从美学角度畅谈他对紫砂壶文化的理解。日人重器,国人重气,气韵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表现中国艺术柔中带刚、蕴藉内在的风骨和精神。紫砂壶外表温润、内在坚硬的品质,正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与中国美术、书法体现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檐前飘叶,席上清茶。耳畔清音绕梁,两腋习习生风。一首《枫桥夜泊》的清唱,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竹下忘言对紫茶,满座宾客醉流霞。在第三个主题活动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饶毅院长和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孔庆东以及著名导演唐季礼畅谈艺术。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一身中式装扮,散发着儒雅与刚毅的学者气质,他用幽默的话语将神经、分子与艺术、生活相联系,展现了科学家别具一格的人文精神。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教授从历史角度,回溯了茶文化的缘起于后来的发展。他认为,茶文化、紫砂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而且凝聚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他引用老舍先生的话“人应该有一把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壶”,强调茶与壶已经不再成为具体的存在,而是上升到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载体。素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教授则以诙谐的话语诠释了茶在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的关系。他表示,茶是一个载体,一点情调,一种生活方式。孔庆东强调:重归社会的人文传统,北大应当来带这个头;应该多动动脑筋,多一些像谈茶会的这种形式,以这种活动作为载体,提高整体北大人乃至社会人的修养。

 
乔羽先生

钱绍武教授

杨辛教授

 主办方还专门为此次活动精心设计、制作了百余把“谈茶”壶并加以编号,赠与与会者作为纪念。其中,寓意“茶寿”的第108号紫砂壶将交予季羡林先生收藏,以此表达对季老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由台湾王度先生捐献的数件清代紫砂壶珍品也引起与会者的热切关注。
    
幸甚至哉,挥笔抒情。有“词圣”之称的乔羽先生特意为谈茶会手书“人未老”字帖,钱绍武先生茶酣兴至,挥毫泼墨,为此次活动题词“一片冰心在玉壶”。北大哲学系教授杨辛、宜兴紫砂工艺大师鲍志强等也留下了墨宝。

现场的古筝表演

 
高朋满座

 人类的妙谛、人类的至情、文化的菁华、艺术的真善美,往往孕育在日常生活的起居、行止、交往之中。茶文化与壶文化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精神为北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大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表示,举办“谈茶会”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校园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更好地弘扬北大人文精神。他介绍说,凡是生存着的大学势必都有精神,凡是好的大学势必都有人文精神,北大的特色也正是在于她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谈茶会”试图构筑一种平台,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这里传递,让不同的学术思想在这里散发和论辩,让孤独的心灵在这里得到温暖,让彼此的友谊在这里得到巩固和发展。赵为民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谈茶会”的举办让校园更加生动起来,更加精神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

  • 关闭
  • 电话:
    0510-87498356
    手机:
    13506151386

    在线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订阅号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