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敦煌研究院樊兴刚教授和敦煌画廊艺术创作中心总经理高辉等一行人作客葛盛陶庄。樊兴刚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敦煌艺术研究,擅长壁画的设计与创作,对各门类艺术都很感兴趣,对宜兴紫砂更是仰慕已久。樊教授参观了葛盛陶庄的紫砂泥料库、葛窑、成品展览室等地方后,结合自己对敦煌艺术的研究经验,与著名工艺师葛韬品茗聊天,谈起了紫砂壶艺。
葛老师向樊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并谈了自己对紫砂壶艺的见解。樊教授非常欣喜欢葛老师的作品,认为他每个时期的作品都各有特色,并在艺术表现力上愈趋凝练,散发出一种无形的感染力。
谈到紫砂艺术的发展问题,樊教授认为可以在紫砂色泽的搭配上突出个性,让视觉色彩更丰富,或者在壶的某个部件上巧妙用色,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在紫砂装饰上可以吸收一些其它行业工艺上的特点,比如借鉴彩陶工艺中的纹样设计,通过变化处理,引用到紫砂创作中来。甚至还可以与其它行业工艺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比如紫砂与低温釉就可以在同一件作品上表现。总之,在保持紫砂壶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从而不断拓宽紫砂艺术的发展空间。
对于紫砂壶上的镌刻,樊教授认为其方向应该以简笔为主,这样既在装饰性和工艺性上有很强的表现力,又不显俗气,反而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内在美,这跟紫砂壶的品质是相一致的。
品茗论壶之余,樊教授乘兴题词:韬式茗壶,神工鬼斧。
樊兴刚教授(右一)在观看葛老师出窑紫砂壶
葛韬老师(左)、樊兴刚教授(右)与《孔圣壶》合影
葛老师与樊教授在探讨壶艺
樊兴刚教授在题字
张骞出使西域图 第323窟 初唐
高136厘米 宽163厘米 樊兴刚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