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宜兴“手工紫砂陶艺”成为江苏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经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实施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成为全国**部专门为保护区域性传统艺术品立法的条例。2006年,“宜兴紫砂陶工艺”成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宜兴紫砂陶工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榜。
2015年10月,宜兴市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立项,成为了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评选旨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本次包括宜兴葛盛陶庄在内,共有十余家单位成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葛盛陶庄作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这一项目的行业先锋,本次当选代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机构对宜兴紫砂陶行业的传承和保护。在授牌现场,葛盛陶庄负责人葛韬表示将按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要求,以传承保护紫砂陶制作技艺为己任,坚持紫砂泥料原生态、作品设计原创性为宗旨,自觉规范紫砂行业行为,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尽责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