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地址:中国·江苏省宜兴市陶都路183号
- 邮编:214206
- 手机:13506151386(陈经理)
- 电话:0510-87498356
- 邮箱:yxgetao@163.com
- QQ服务:454654937


包福英:一茶位热爱生活的蒙古族茶人,**茶艺师、评茶员。从事多年的茶艺教学,对《茶经》的研究十分深入,在日常的研究过程中独创“茶修”课程。以“性”为根,由“静”着手,辅之以“德”,使得包老师的茶修之路深入浅出,颇得人心。
5月8日,包福音老师走访《茶经》之路——浙江长兴(陆羽《茶经》成书地之一)途经宜兴。也是机缘的成熟,或是能量的汇聚,包老师走进的我们葛盛陶庄。
众所周知:紫砂壶乃茶器之一。虽然在陆羽成书《茶经》之时紫砂壶还没有出现,但时代的发展足以证明紫砂和茶叶是息息相关的。他们之间的融合是两种能量的积聚,也是相互成就的典范。
在陶庄,包老师找到了她和陶庄能量的契合点,更是向着问道“茶圣”之旅又近了一步。尤其是陶庄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个茶人所深深向往的:沿山坡而建的建筑构造;,有花有草有书有差的自然风貌;紫砂陈列馆、书画陈列馆、禅修室、全景天窗的客房...都给了一个向往文化空间的人以充分的自由。在这里是放空自我的舞台,是转化能量的天地,更是认识自我的契机!包老师还向我们传授了茶饮六字真言,即:“热饮、恒饮、适量”。热饮者:茶性偏凉偏寒,故冷茶不宜喝;恒饮者:因为茶叶营养含量虽高,但每片茶叶所含较少,故必须坚持才有效果。适量者:《茶经》有云“茶性俭,不宜广”,凡事过犹不及,掌握度最重要。简单六字虽语自茶圣,但是经包老师解释我们方才恍然大悟。更是觉得茶道和紫砂之道原本就没有隔阂,我们反复提倡的“人生三把壶”,不正是真言里提倡的:“度,境,量”的体现吗?民族的基因生生不息,文化的传播代代相传。我们在不经意间就和古人的智慧在交流。
当然作为一名北方蒙古族的著名茶艺师,对南方的茶道掌握的如此深刻也是让人由衷地敬佩:制茶之法度,泡茶之精度,茶人之气度,茶叶之纯度...这也充分的说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影响的是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能量是互通的,文化是互通的,文明更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就像紫砂一样,在地球上默默无闻了几亿年,在它成为文化符号的那天起就肩负了某种责任,这种责任在现实世界里更多的是落在了千万紫砂人的身上,就像包福英老师在肩负传播茶文化的责任一样。
砥砺前行,这是文化赋予的责任;坚持不懈,这是能量传递的真理!包福英老师我们和您一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