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地址:中国·江苏省宜兴市陶都路183号
- 邮编:214206
- 手机:13506151386(陈经理)
- 电话:0510-87498356
- 邮箱:yxgetao@163.com
- QQ服务:454654937


葛韬,字泥夫,号耕陶孺子,葛盛陶庄庄主,宜兴紫砂文化体验馆馆长,著名紫砂工艺美术师。
1962年生于江苏宜兴六百年陶艺传承的葛氏世家,祖辈制陶名家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有名扬海内外的“葛德和”品牌,有曾任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监事的葛沐春,一代一代继承葛氏陶艺辉煌。葛韬从小耳濡目染,热爱陶艺,1980年进江苏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工艺研究。
葛韬师从葛陶中先生,接法于顾景舟大师,从理论到实践,从手法到心法,从技术到艺术再到心术,继承并发扬景舟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是当今紫砂实力派中的景舟遗法守艺人,作品追求景舟遗法之手工神韵与顾壶饱满的人文精神,代表作有《石瓢壶》、《汉风壶》、《恒基提梁壶》、《永乐提梁壶》、《元首壶》等。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发行:《葛韬紫砂壶》上海地铁**卡
发售时间:2019-05-26上午10:00
发行编号:G20191806
发行枚数:2枚/套
发售价格:220.00/套
签售数量:88套(发行总量200套)
发售地点:上海市延安中路1111号延安饭店一楼
(精菜馆正门)
~上海地铁卡第1套紫砂壶~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发行:《葛韬紫砂壶》上海地铁**卡
发售时间:2019-05-26上午10:00
发行编号:G20191806
发行枚数:2枚/套
发售价格:220.00/套
签售数量:88套(发行总量200套)
发售地点:上海市延安中路1111号延安饭店一楼
(精菜馆正门)
~上海地铁卡第1套紫砂壶~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发行:《葛韬紫砂壶》上海地铁**卡
发售时间:2019-05-26上午10:00
发行编号:G20191806
发行枚数:2枚/套
发售价格:220.00/套
签售数量:88套(发行总量200套)
发售地点:上海市延安中路1111号延安饭店一楼
(精菜馆正门)
~上海地铁卡第1套紫砂壶~
葛氏家族,一个从事紫砂陶艺传承与发扬的名门望族,在陶都宜兴有着上百年家族制陶的历史传承。无论是清咸丰年间名扬海内外的“葛德和”,还是明国时期著名的陶艺家、教育家葛沐春,一代代葛氏子弟续写着家族紫砂陶艺术史的辉煌,直至当代葛氏传人、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
清咸丰时期,“葛德和”是上海最早经营紫砂陶器的商号,它由葛氏子弟宜兴丁山大窑户葛冀云在上海老北门民国路开设。“葛德和”从创始初期就非常注重艺术品牌建设,其所售产品紫砂器上都钤或刻有商号印款,物美价廉,不仅在上海地区名声显著,更是将其“葛德和”艺术品牌名扬海内。
民国时期,宜兴丁蜀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制陶家、革命家葛沐春先生,曾任宜兴陶瓷行会监事长,青年时期就读于无锡师范学校,归来后创办了丁山**所“洋学堂”,自任校长16年,他是当时的窑业大户,葛氏窑场以花盆、水盆、花瓶、火钵居多,当时上海的“盆景园”所用花盆、水盆,多为葛沐春承制,其女葛琴为当代著名女作家。
1996年,当代葛氏传人葛韬秉承曾祖父葛沐春(葛沐春是葛韬的堂曾祖父,排行老三)紫砂陶艺志向,以葛氏家族当代紫砂陶艺传承发展为己任,重建宜兴葛盛陶庄。葛盛陶庄自重建以来坚持走艺术品牌之路,十数年的坚持发展,葛盛陶庄事业的品牌延展,从陶都宜兴走向各大城市,葛盛陶庄的艺术品牌影响力,从陶都宜兴走向五湖四海。
庄内曾设紫砂泥矿馆,紫砂书画院,紫砂科普课堂等,接待包括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丹麦等国际友人在内累计一万余人次,近年来更是陆续为政府、企业、高校等社会各界单位机构宣讲紫砂历史、原料、制作、鉴赏等知识,为紫砂文化的科普与传播做出贡献。
公司旗下开发的紫砂品牌(葛陶牌紫砂、葛窑、葛盛制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及社会反响,陶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上获奖,拥有产品专利60余项,为众多企业高校提供定制服务。
2016年重新选址,投资建设宜兴紫砂文化实践馆,包括紫砂驿站、紫砂书画院、美学生活空间、陶吧、紫砂人才培训中心等,以多名教授学者为学术后盾、紫砂人才为创新力量,以继承紫砂传统工艺、发扬紫砂文化内涵为己任,力图给大家带来更完美的紫砂体验与实践,将宜兴千年陶都的精神与风貌展现给大家。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为葛韬先生题“壶通大道”
葛韬先生爱女葛菡禄与研究生导师吴为山先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合影(吴为山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
著名演员朱亚文与葛陶牌紫砂结缘
江苏省首富、太平洋建设董事局主席严昊先生和葛韬先生的女婿黄海帆合影留念。
5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坦桑尼亚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宜兴葛盛陶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紫砂的温度”紫砂作品展及互动体验活动开幕式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高炜,坦桑尼亚**艺术委员会主任门格雷萨,代表团团长、著名紫砂工艺美术师葛韬,坦手工艺协会代表,高校师生,华人华侨,当地艺术爱好者等80余人出席活动。
高炜致辞称,中国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起于宋而盛于明,融茶道、书画于一体,兼具艺术性、工艺性和实用性,数百年来蜚声海内外,2006年被列入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借助此次“紫砂的温度”宜兴紫砂展示交流活动,让坦桑民众了解、欣赏中国紫砂文化蕴含着的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和谐共生与匠心创作之美。
葛韬表示,中国的陶瓷与丝绸、茶一同跨越千年,书写着古丝绸之路上中外文明交流史。作为制陶世家的传人,我和我的团队今天很高兴循着“一带一路”把宜兴紫砂文化带来坦桑尼亚,讲述关于紫砂的中国故事,借由紫砂串起人与茶、与壶、与他人朋友之间的美妙互动,加深中坦两国文化交流互鉴。
门格雷萨表示,中坦传统友谊基础深厚,历久弥新。中国的陶瓷技艺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而今天两国间已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希望借此与中方加强文化交流,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把现代技术工艺与创意融入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相互借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随后,来宾们在葛韬先生导引下观摩紫砂精品展、体验制作工艺、品茗赏壶。怀着对工匠精神的深深敬意,来宾轮流体验紫砂壶的制作,打泥条、切泥片、围身筒,细致严谨、依循古法的劳作让人们体悟到艺术创作中的乐趣与艰辛。接下来的讲座中,葛韬先生为来宾深入浅出地介绍紫砂陶文化的历史源流、制作技艺、造型特点、文化内涵,并如数家珍讲述历代紫砂壶名家佳作背后的故事,引起大家浓厚兴趣,现场互动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