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去过一处地方,那有着江南的春色,也有着陶都的迷情;曾经看过一副画卷,它有着山水的秀丽,也有着艺术的常青;曾经写过一首古风,这是对那与它的描绘,也是对那与它的追忆――
《陶庄春色》
青山碧水秀江南,
看尽春光爱不还。
漫步陶都闲庄隐,
壶妆别样是桃源。
那就是葛盛陶庄,它就是陶庄的春色,成文于陶庄游历之时,而行文于兴尽归来之日。陶庄的春,是江南山水画般的春,秀丽而繁华,但却并不局限于那般的春,它的春除了江南山水的春,还有着陶都艺术的春。山水江南的春,会因为时节的更替而消逝,艺术陶都的春,却会随着紫砂的常青而走过四季。
乍见陶庄,未曾因四周春光自然而迷醉,却为那“随意”而放的壶而沉醉。诺大的庄院,呈四合之形,而这其中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红的紫的,是一件件陶壶造型,为整个陶庄披上了一袭“壶妆”。葛盛陶庄制壶产壶,却又塑壶妆壶,他们努力营造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如春似画的氛围;他们竭力打造的是一种文化,有着共鸣底蕴的文化。置身其中,而致力于事业,陶庄之人力行而身体,非是形式的虚设而欲环境默化。
一排底层藏品室,连体通幽,内设颇有古室样貌,藏有紫砂精品无数,更新奇之处乃是随处可见的香木茶海,主人有云“处处紫壶处处桩,处处茶海处处茶”。游客而入,几间古色的藏品室内,有序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紫砂精品,而几乎每间藏室之中,在某角落都摆放着茶海茶具,游客能随兴而观,随心而座,随意而茗。这是一种整个世界般的壶室,来到这的每一位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壶与茶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每样物、每件事都与茶壶有关,主人想要给予的就是这样一种纯粹,纯粹于紫砂。
一处隐晦的脚落,有些不起眼,但春草芳茵却无法完全掩盖。“汉风唐诗”,在同样隐晦的青墙之上,欣然乐见这般题字,再联系它的城墙般梯形的“古径”,使我自然想起一句唐诗可以用来描绘当时我的感觉――“吴宫花草埋幽径”。那是处精品品牌的陈列室,室内多藏有葛盛陶庄的成名之作,新颖而不失古风的布局装饰与各式紫砂名品相应成辉。
葛盛陶庄是一家专业从事推广紫砂陶艺的处所,陶庄始终致力于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发扬,进入它你就可以完全明白,它为何是座陶庄,院里室内,处处可见的是陶的造型、壶的作品。它不需江南春色的介入,它以陶饰陶庄,以壶妆壶庄,陶庄的春比一般江南的春春得长久、春得醉人。